孙海垠,教授,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: 公共艺术;跨媒介艺术创作研究。 学术兼职: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评审专家;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;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评审委员。 学术成果: 纵向课题(部分): 1、主持完成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《中国传统石雕工艺美术作品巡展》(编号2018-A-03-143-0487)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。 2、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《北京近现代优秀建筑艺术形态考辨》教育部(编号09YJC760007)。 3、主持完成首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《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机制推广的多媒介聚合展示设计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、北京市科委。(编号ZSSJ-04)。 发明专利(工业设计): 1、发明专利:防松动椎弓根螺钉植入系统(专利号Zl 200510130257X) 2、发明专利:防松动颈椎前路螺钉植入系统(专利号Zl 2005101302565) 3、发明专利:胫骨近端平台后方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(专利号Zl201010230607.0) 4、发明专利:胫骨近端平台内后侧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(专利号Zl201010230595.1) 代表性学术成果: 著作(部分): 1、《间渡——北京近现代优秀建筑艺术形态暨空间生态考辨》2011.11.中国书籍出版社。 2.《半个商人,半个诗人——广告艺术形态语义综论》2019.12.中国书籍出版社。 3、《跨媒介艺术设计实验教程》2016.2.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。 论文(部分): 1、孙海垠,同规,折矩,扢雅,扬风[J],美术观察2006年第4期。 2、孙海垠,北京近现代优秀建筑艺术演变框架探略[J],文艺研究,2012年第12期。 3、孙海垠,统合新锐敦睦先锋[J],装饰,2008年第12期。 4、孙海垠,以象寻意的途径[J],装饰,2009年第7期。 5、孙海垠,异度空间的运营——艺术管理介入健康精神生态的思考[J],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,2010年第4期。 6、孙海垠,SNS社交网络之体验传播特质研究[J],装饰,2011年第9期。 7、孙海垠,电视广告中的音乐特质研究[J],当代电视,2011年第9期。 8、孙海垠,纵深:从公共美德理论阈阐释艺术管理及其孵化教育[J],北京联合大学学报,2011年第4期。 9、孙海垠,艺术教育的新课程——博物馆策展与设计的设置分析[J],艺术教育,2012年第5期。 10、孙海垠,平阳木版画文化集丛探略[J],北京联合大学学报,2014年第1期。 11、孙海垠,运城关王庙传统石雕工艺技术探析[J],科学技术哲学研究,2016年第3期。 12、孙海垠,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中文化典故的致用效应研究[J],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,2018年第4期。 13、孙海垠,石不能言最可人[J],雕塑,2019年第1期。 14、孙海垠,论航海纪念碑对城市纪念性雕塑的启发[J],雕塑,2019年第1期。 15、孙海垠,从影像民间到架上造物的版画演进[J],艺术教育,2006年第5期。 专业参展(部分): 1、艺术作品《脉络,共和》入选第二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。中国工业设计协会、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,2002年5月。 2、艺术作品《少典氏-辟邪》入选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。中国美术家协会、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。2005年8月。 3、艺术作品《海上琴瑟》入选英国爱丁堡艺穗节-上海青年设计展。英国爱丁堡艺穗节组委会、上海市人民政府。2016年8月。 电子邮箱:714809105@qq.com |